自从1998年宿县升级为宿州市以来,不少宿州人开始了新一轮的“野望”,发誓要吞并淮北,比肩徐州!
彼时,拥有600多万人的宿州,人口总量是淮北的3倍多,但是宿州经济总量却只有淮北的1.5倍。并且,宿州的交通、物流、消费市场各方面均占相当优势。吞并“弱小的”淮北显然是理所当然的事。这种呼声随着2010年前后“合芜马三市瓜分巢湖”时达到最高。
其实,宿州与淮北本就是一家人。两地在上有明确记载的近3000年历史长河中,相互隶属多次。淮北古为相城、沛郡,宿州古为蕲城、宿城,都曾在历史上辉煌过。
只不过到了近代,随着闸河煤田的开采,税收流失、采煤塌陷、政区被割裂······宿州实在牺牲了太多,导致许多宿州人心里愤愤不平。
然而,宿州的基础工业也是从煤矿开采起步,城市建设也因煤矿而迅速发展。如果没有这么多煤矿工人的话,恐怕如今宿州市区人口都很难达到50万,GDP也会至少减掉3成。
如今,20年已经过去,除了时不时地各个自媒体和各微信群里,有谣言传出宿淮即将合并的假消息之外。整体吞并淮北的呼声反而是越来越低了。因为此时的宿州崛起,已经找到了新的途径,并不需要再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来实现。
现如今,宿州吞不吞并淮北实际意义不大,反而造成了两地民间的不友好。
宿州若想在2030年,实现GDP达到5000亿元的目标,更应该协同徐州、借力杭州!
翻看宿州市与徐州市两市地图,您可以发现。徐州与宿州的政区轮廓是多么的相像,两市背靠背,如同手足一般。
但现实是:徐州GDP已经超过了8000亿元,宿州仅仅只有2000亿元。巨大的经济落差,使得许多宿州人到徐州去谋发展。 仅在徐州市区,就生活着至少20万宿州人,大概包括10万萧县人、5万砀山人、5万宿县人、5万灵璧泗县人等等。
近10年来,虽然宿州市区发展很快,但是有更多地人选择去了徐州发展。
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除了宿州市区外,徐州是宿州人的第二故乡,虽然分属江苏、安徽两省,但是同样的文化习俗,同样的语言环境,在徐州的宿州人,完全找不到任何陌生感!
如今的宿州,已经开通了2条到徐州市区的公交,往来特别方便。宿州市区到徐州的轻轨、萧县到徐州的轻轨也在同步规划之中。
更重要的是,在距离徐州市区不到10公里的地方,宿州已经建立起了如宿徐现代产业园、萧县-泉山经济开发区等数个开发区。吸引了数十万宿州居民就业、安家。大大促进了徐州宿州的一体化发展。从而让这2座城市更紧密的融城!
宿州是杭州的帮扶对象,具体为:
上城区帮扶埇桥区
拱墅区帮扶萧县
西湖区帮扶砀山县
滨江区帮扶泗县
萧山区帮扶宿马园区
余杭区帮扶宿州高新区
临平区帮扶灵璧县
钱塘区帮扶宿州经开区
而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顾家家居、大华科技、传化集团等等来自杭州的优秀企业,已经签订或者准备在宿州设立分公司。
有了浙江省会的大力帮扶,宿州的云计算、大数据、软件开发、农业现代化等相关产业,将会迈上新的台阶。
宿州的目标:在2030年,实现GDP5000亿元,建成区300平方公里,市区人口200万,只需协同徐州,借力杭州。是完全有可能梦想成真的!
本系列文章仍将继续,谢谢您的关注与支持!
您认为宿州需要合并淮北,还是协同徐州、杭州发展呢?